目前,青海省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海东地震灾区仍处于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发生次生灾害的风险依然较大。受冬季极端天气和地震灾害交织影响下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明显增多,特别是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点多、面广、人员密集,群众用电、取暖需求大,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比较突出,加之即将迎来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为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受灾地区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确保灾区群众温暖安全过冬,青海省安委会专门印发通知,聚焦“十个方面”重点,全力压紧压实属地、行业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迅速组织排查整治受灾地区各类风险隐患,着力抓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突出抓好受灾群众安置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落实群众安置保障工作要求,组织专人值守,全面排查安置点用电、用气、用火、用煤情况,消除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止触电、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事故发生。
突出抓好地质灾害风险排查管控。加强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排查和管控措施,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内的道路、桥梁、堤坝、电力、通信等设施,采取必要措施,坚决防止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受灾地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和养护维护,优化运营调度,合理调配运力,加强对灾区各类物资、设备运输车辆的安全监管,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防事故发生。加强灾区道路交通管控,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突出抓好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监测水库、水电站、堤坝、电网、通信设施以及在建水利和电力工程项目,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采取管控和治理措施。
突出抓好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受灾群众安置点特别是活动板房区域巡查检查力度,对主体变形、结构受损等隐患及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治理,确保安置点住房安全。加快灾区受损房屋安全鉴定,严格落实“不安全不入住”。对辖区各类公共建筑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确保“零事故”。
突出抓好工矿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露天矿山边坡及排土场、尾矿库坝体、地下矿山等矿山企业巡查监测,重点排查油库、重点化工生产企业等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检测油气管线,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加强各类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检测,确保运行安全。
突出抓好燃气、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巩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成效,全面组织排查整治受灾地区瓶装液化气、城镇燃气管线和设施、各类供水供暖和市政设施安全隐患,保障灾区民生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突出抓好食品、卫生和防疫安全。重点抓好灾区食品、饮用水的安全监测,加强卫生防疫,坚决防范疫情发生。
突出抓好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加强对受灾地区各林区、森林保护区的巡逻检查,加强火源管控,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突出抓好旅游安全隐患排查。针对性排查受灾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安全隐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